行业动态
王登峰:家校与社会如何共同参与孩子健康习惯的养成
2020-08-06 08:45  点击:783

    7月29日,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宣传组指导下,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为大家带来在线直播,邀请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副院长、眼科主任魏文斌,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芳丽,
为大家讲解了《健康中国行动•健康有我 云访谈系列活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

    主持人:
    我们都知道家庭对于一个孩子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您能不能跟我们谈一谈学生、家庭应该如何参与到这项行动以及如何来提高他们的健康获得感?

    王登峰司长:
    学校、家庭、社会包括学生本人,都会对他们的健康带来非常直接的影响。
    首先,学生本人是他自身健康的主要责任人,他应该去负责。而且,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帮助他们去承担责任。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孩子养成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包括起居、作息、饮食,还包括合理的安排每天的学习、娱乐、体育锻炼、休息时间。这里面涉及到学生知识的获得,要了解这么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同时,要真正的形成一种习惯。而好习惯的形成,并不是说一句就能做到,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帮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从家庭来讲——
    第一方面,家长要更多的关心孩子,要去帮助他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比如写作业、看电视、玩游戏等都要给他养成一个很好的习惯。比如孩子今天就是想玩游戏,或者说今天就是不想动;
    第二个方面,从家长来讲要形成一个新的价值理念,也就是我们前面讲的学校体育要移风易俗,家长要转变对学生体育锻炼的认识:第一,学生体育锻炼不会影响到他的文化课学习,锻炼好了反而会促进文化课的学习。第二,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讲,没有体育锻炼和体育竞赛,他的成长是不完整的。现在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去学各种各样的文化课、各种各样的技能,但是我们希望看到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能够经常带着孩子去参加体育锻炼、去参加比赛,这是我们对家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议。
    从社会来讲——
    也要营造一种鼓励学生、青少年更多的参加体育运动的氛围。社区里面的体育活动的场所和器材,目前来看主要还是为中老年人服务,好多的健身场所,包括步道。将来可能就要有更多的适合儿童、青少年的小型的比赛,小型的游戏活动的场所,也能够鼓励他们参与。
    而对学生来讲——
    要真正认识清楚,你是你健康的主人,而你的健康不仅仅会使你的体质健康水平提高,也是你未来能够全面发展最重要的基础,是你能够承担起未来你的家庭和关心照顾父母的一个基础,也是你能够为这个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非常重要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