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吴敏:食物是亲子关系的纽带,餐桌是家人沟通的机会
2020-10-28 10:40  点击:5392
    10月15日,食话创始人吴敏老师,受邀中国妇女杂志“专家来了”微课堂,以《食育未来》为主题,进行线上分享。
    如何在餐桌上进行亲自交流?如何通过家庭传承饮食文明,传导“食育”理念?如何让食育成为家庭新风尚和家教新内容?
    01 
    食物是传递情感的媒介
    食物是一种非常好的情感媒介,能够表达对他人的关怀。
    比如我给你做一顿饭,要专门去买菜、清洗、烹饪,要准备精致的食器餐盘、合适的灯光照明,营造一个温馨美好的餐桌环境,然后大家一起分享美味的食物。
    在这种时候,无论是对于下厨的人,还是对于相聚的家人朋友,其实都是非常幸福的。
    我们经常说“施比受更幸福”,当你内心饱含爱的时候,你准备的食物就会传递给对方一种关怀,一种喜欢。这时候的食物,会有一种特殊的治愈力。
    即使你不是亲自烹饪,在外面就餐的时候,为对方点一些适合他的、同时他也喜欢的食物,然后一起分享。
    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自然的、带着温度的、具有人情味的沟通。
    所以我也经常会觉得,现在都市生活里很多的一人食,虽然也很美好,但是缺少了一个和亲人朋友一起品鉴共同交流的机会。
    02 
    餐桌是家人沟通的好机会
    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做“食不言,寝不语”。
    这个其实说的是,你嘴巴里有食物的时候,就不要边吃边说了。但吃饭的间隙,你还是可以做一些点评和表达的。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食物是亲子关系的重要纽带,餐桌是家人沟通的绝佳机会。
    一家人放下工作和学习,放下手机和电脑,一边品尝美味,一边说说话。
    你可以点评一下今天食物的味道,聊一下这种食材的相关话题,或者分享一些健康饮食的小知识,比如老人不要吃太咸,容易高血压,孩子不能吃太甜,容易长龋齿……
    你也可以赞美一下为你烹饪的人,“今天的菜做的特别好吃。”那也会使你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03 
    通过食物来认识世界
    我一直秉持的一个理念就是:人与食物的关系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关系,我们可以通过食物来认识整个世界。
    我家是三代同堂,我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外公一起制作料理。
    这个时令节气应该吃什么样的菜?食材要买什么样子的才更新鲜?做菜的时候要掌握什么样的火候?
    这些细节都能够帮助孩子很好地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还能让她学到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女儿现在是小学生,我经常会带她去菜场买菜,和菜农聊聊天。这个国庆假期,我还带她去了一个杭州的农场,亲自下地体验食物的采摘和收获。
    我们经常说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是跨界的、创新的、融合的。
    而这些关于食物的话题和体验,就是给孩子打开了一扇面向多元化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