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食育未来——第20期【食话】分享大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7  来源:食话
核心提示:2017年11月3日,【食育未来】国际论坛之下午场——【实践探索论坛】,我们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他们的食育行动和思考。

    如果每一口都是一张未来的选票,那么如何学会选择我们的每一口,就是食育试图要解答的问题。2017年11月3日,【食育未来】国际论坛之下午场——【实践探索论坛】,我们邀请到来自不同领域的嘉宾,分享他们的食育行动和思考。

    李子綦:餐桌上有最美好的教养
    《中国国家地理》撰稿人,武汉大学文学院本科,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硕士。曾是浙江古籍出版社编辑,古典文化学养深厚,整理出版古典文献多部,点校《梅花草堂笔谈-全2册》。 现为杭州朝彻文化创意公司创始人,主要从事人文艺术类图书策划,筹划出版海内孤本《乡味杂咏》(现存国家图书馆),自创“唐诗之路”亲子文化之旅,带领家庭追寻唐诗中的人文和风物。
    古籍也是有温度的,里面有古人的一套生活方式。而这种方式,可能并不过时。
    作为一个在古书中谋生的人,我透过古书,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他们的事迹,他们的情绪,当然也有他们对饮食和生活的追求。从古诗和典籍中记载的食谱、雅宴和饮食思想中,看到古人透过一张小小的餐桌,感知食物与节气和土地的关联,思考食物来之不易,审视自我德行的修养,并且形成了中国古代食育的理念,从认知本地的环境、物产、时令、风俗等文化中,理解故乡、土地和人文,建立对自我身份的认同。这些,或许对当下食育有所启发。

    蔡艳芳:如何成为大地之子
    大地之子项目负责人,食农教育课程研发教师。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硕士,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毕业后进入分享收获,并成为分享收获大地之子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夏令营活动、系列亲子体验活动以及自然教育活动,负责学校一米菜园课程设计及教学。
    大地是母亲,我们每个人都是大地的孩子,我们分享收获也守护大地。
    经常有人会过来问我:“种植啊、农业啊,对我的孩子有什么用?”【有用】这个话题在咱们的教育理念中真的是一个无形杀手。我们也许忘了,我们原本就是这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本来就该享受大自然,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我们担心孩子挑食的时候,忘记了孩子离食物本身太遥远;我们谴责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忘记了我们也是漠不关心的帮凶。食农教育应该是很多人都需要的,于孩子可以让他们从小爱上土地,感受驻足田间任风吹过的感觉,于我们成年人可以打破原有的隔阂,重新建立新的社交关系。以一粒种子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让我们来思考如何才能成为大地之子?

    邓飞:一份午餐的力量
    免费午餐、e农计划发起人。从业十年写下一百多篇调查报告,是业界公认的最优秀调查记者之一。2011年从记者转身公益,先后发起微博打拐、免费午餐等公益项目和e农计划、青螺学堂等社会企业,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公益,推动政府、企业、社会的三方合作,致力于增加乡村儿童权利,发展乡村经济和乡村人力资源培训,努力构建中国乡村问题系统解决方案。在他的实践下,“透明公益”、“人人公益”和“柔软改变中国”等理念深入人心。 
    请停止抱怨,用行动改变中国。
    因为认识到“揭露可能不如行动好”,我由一名调查记者转型做公益。2011年,我们发起“免费午餐”行动以帮助乡村孩子免于饥饿,同年10月,政府宣布每年投入数百亿元改善乡村儿童的营养问题。“免费午餐”被认为是民间探索引领国家行动的一个典范。现在,面对我们的食物和饮食问题,如何通过食育的民间行动来形成势能,影响舆论,乃至促进全局的转变,或许我们可以从“免费午餐”到“中国乡村儿童联合公益”的发展中去思考和探讨。

    
潘宁羚:吃是需要学习的
    Just Food Fun(食育APP)主力产品设计师,ArcheX公司用户体验设计师,手冲咖啡学徒。曾在英国、智利和印度生活、学习与工作。在媒体与公益机构的数年工作中,通过独到的文字与洞察解决真实的社会问题。相信设计能让科技诠释更积极的意义,开始探索跨界设计力的更多可能性。
    食物除了帮助我们果腹之外,它本身的知识、代表的文化和社会含义,远远超过了它本身。
    在一个完整饮食生态系统中,传统意义上设计师多是把食物包装精美,或者让食物课本变得生动。然而当我发现“吃和呼吸不一样,需要我们后天的学习”时,我和我的团队开始思考设计师可以在食育领域做什么?从如何开发游戏化的食物知识学习方式,让人们更深入理解日常所吃,到如何以轻松简洁的视觉语言,拉近我们和食物的距离,让我们更有理有据地吃,构建“设计”和“教育”的连接性。

   
饶平凡:感官食育如何促进饮食自主权
    饶平凡,博士
    主要跟大家分享了他们是怎么把他的这个科学,应用到我们的食品教育当中来。

   
Herbert Stone:用你的舌头思考
    Herbert Stone博士,美国
    主要跟大家方向交流了食品科学,尤其是交流感官科学这个问题以及它在食育及其它领域所扮演的角色。

    西成勝好:日本的食育之路
     西成勝好,博士,日本
微信图片_20200917111528
    食育涵盖方方面面,西成勝好挑选了几个方面,从营养和健康,文化因素等来与大家一同讨论。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