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今年1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通知,针对中小学校“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出台“十条措施”,各地各校积极贯彻落实,持续优化就餐环境和布局,严格食材采购管理,加强管理和从业人员培训,深入推行师生同餐,完善监督反馈机制,持续提升“校园餐”质量,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宜宾市护航“开学季”安全落在“食处”
宜宾市认真贯彻落实“十条措施”,市县统筹联动、部门联合发力,拧紧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阀”。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合市场监管、公安、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专项检查的通知》,市县(区)联动,聚焦中小学校责任落实、膳食经费财务管理、经营管理、大宗食材供货、师生同餐、民主监督等关键环节,对全市920所学校开展春期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专项检查。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聚焦“十条措施”有关要求开展“线上+线下”专题培训,全覆盖中心学、幼儿园共计1500余名分管负责人。同时强化民主监督,全市中小学校均严格落实师生同餐制度,规范成立校园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全面推行“码上举报”。
自贡市高新区以“陪餐制”为抓手推动“校园餐”治理走深走实
自贡高新区深入实施“陪餐制”,全力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高位推动,压实责任链条。将“陪餐制”落实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压紧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出台《高新区学校食堂陪餐制度实施细则》,明确陪餐人员职责、陪餐流程、问题反馈机制,确保制度落地见效。创新形式,提升陪餐实效。做好“开学第一餐”暖心陪伴,开学第一天,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家长代表共同陪餐,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倾听意见建议。抓好“主题陪餐”寓教于乐,开展“光盘行动”“营养健康”等主题陪餐活动,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用餐习惯。推进“家长陪餐”凝聚合力,定期邀请家长代表走进食堂,参与食材验收、加工制作等环节,增强家长信任度。强化监督,构建共治格局。畅通投诉渠道,在食堂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电话、邮箱,鼓励学生、家长积极反映问题。强化社会监督,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代表等担任监督员,定期监督检查,形成共治合力。加强信息公开,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平台,定期公开食堂食材采购、食谱安排、陪餐记录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遂宁市大英县持续发力推进“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
遂宁市大英县严格落实“十条措施”,扎实推进“校园餐”常态长效治理,为新学期校园食品安全筑牢坚实防线。强化从业人员管理,筑牢食品安全“责任链”。坚持“人防”为先,将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务,落实分层分类培训要求,在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专题培训。全面清洁食堂环境,打造卫生整洁“新面貌”。组织各校食堂开展“搬家式”大扫除,对后厨操作间、备餐区、餐具消毒间等区域进行无死角清洁,对油烟管道、冷藏设备等重点部位深度消杀。严把食材验收关口,守护师生健康“生命线”。紧盯食材源头安全,落实索证索票制度,要求学校落实每日双人或多人联检制度,查验食材检疫证明、检测报告等文件,确保“四单一致”。加大各方监督力度,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网”。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食堂管理水平和师生就餐服务质量,各级各类学校成立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落实“领导干部+学校领导+教师+家长”陪餐制度,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智能监管,全面推行“码上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