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劳动汇五育,智慧筑基促成长。4月28日下午,2025年青浦区“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推进会暨第五届“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智创生态劳动培育上善新人”。青浦区教育工作党委委员、教育局副局长张晓静,青浦区教育学院院长周敏华,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青浦监狱李海荣处长,青浦区教学实践中心主任黄颖,青浦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副主任刘丽娜出席会议。参加会议的还有青浦区中小学(中职校)劳动教育分管领导、德育主任,市、区学生劳动教育基地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区教育局德育科、区教学实践中心、区教育学院学生德育发展中心相关人员,以及第二批区中小学生态劳动精品课程(活动方案)获奖代表200余人。
会议由青浦区教育局德育科负责人高健华主持。
张晓静副局长充分肯定了青浦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取得的阶段成果。她指出,过去一年,青浦区紧扣《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要求,构建起“一核四维”劳动教育体系:以“上善新人”培育为核心,通过课程融合、基地共建、家校联动、数字赋能四大维度,推动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面向未来,她提出:
一要立足政策要求,深刻领会劳动教育时代价值。劳动教育的核心要求可概括为“三个融合”。一是与立德树人相融合,理解劳动创造幸福的真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二是与核心素养培育相融合,培养孩子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三是与五育全面发展相融合,以劳动教育为纽带,促进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协同发力。
二要锚定三个方向,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发展。一是强化课程体系建设,让劳动教育更“有深度”。要夯实基础课程、创新融合课程、拓宽实践课程;二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让劳动教育更“有温度”。家庭要发挥基础作用,社会要提供资源支持,评价要体现过程导向,构建起家校社协同发力的“育人共同体”。三是聚焦文化内涵提升,让劳动教育“有厚度”。要弘扬工匠精神,深挖地域特色,凸显时代特征。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青浦监狱李海荣处长以《为了那份对事业的信念与追求》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和人生感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劳模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成就。
会前,参与活动的领导和老师们在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园中,观摩了“小创客”智能木工作品、“小工匠”生态瓶创作、“小农夫”豌豆生长探究等劳动课程成果展示。
与会人员共同观摩青教院附中师生们带来的“小农夫”劳动课程跨学科教学活动片段:解锁豌豆的生长密码,以及劳动教育成果情景剧《小青鸟劳动进行时》。
会议表彰了第二批青浦区中小学生态劳动精品课程(活动方案),以及2024年青浦区“上善实践营”劳动教育优秀基地。
青浦区赵屯小学校长戴琦弘以《家校社协同联动视域下“小主人爱劳动”的实践》为题、青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汪春芳以《依托课程立足实践筑基固本强劳育培养能力淬炼品质融合共生向“至善”》为题、上海彭世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彭长儿以《蘑幻“菇”事农创共融》为题做了大会交流。高健华老师就2025年青浦区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工作进行部署。
后续,青浦区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持续推动劳动教育综合育人项目,为培养兼具劳动精神、创新能力与实践本领的时代新人筑牢根基,让劳动教育在青浦这片教育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