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一位上海校长的开学致辞:俭朴不仅是危机意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9-01  来源:人民教育
核心提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面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不少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认为,自己的钱,自己可以随意支配,不算什么浪费;有人不理解,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去过苦日子呢?在今年上海复兴高级中学的开学仪式上,校长陈永平以一则关于勤俭的故事开篇,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俭朴”一词的深入认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面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不少同学也有自己的想法:有人认为,自己的钱,自己可以随意支配,不算什么浪费;有人不理解,物质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去过苦日子呢?在今年上海复兴高级中学的开学仪式上,校长陈永平以一则关于勤俭的故事开篇,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对“俭朴”一词的深入认识……

    同学们,新学年好!
    首先,我们要欢迎复兴高级中学2020级的新同学,你们这届新生是新冠肺炎抗疫时代的历史见证人,你们可以回忆一下你们所经历的前所未有的特殊中考。你们见证了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大成果,我想这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优越性的最好佐证。我们上海市委市政府更是依靠人民群众、整合各方力量,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为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也进一步彰显了上海城市精神和上海城市品格。
    记得上个学期的开学典礼,我和同学们谈了劳动的话题。这次我想和大家谈谈俭朴。先讲一个故事——
    有这么一个民间故事:从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着一个叫吴成的农民,他一生勤俭持家,日子过得无忧无虑,十分美满。相传他临终前,曾把一块写有“勤俭”两字的横匾交给两个儿子,告诫他们说:“你们要想一辈子不受饥饿,就一定要照这两个字去做。”
    后来,兄弟俩分家时,将匾一锯两半,老大分得了一个“勤”字,老二分得一个“俭”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悬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年年五谷丰登。然而他的妻子却过日子大手大脚,孩子们常常将白白的馍馍吃了两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没有一点余粮。
    老二自从分得半块匾后,也把“俭”字当作“神谕”供放中堂,却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农事,又不肯精耕细作,每年所收获的粮食就不多。尽管一家几口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毕竟也是难以持久。
    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他俩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将“勤”“俭”二字踩碎在地。这时候,突然有纸条从窗外飞进屋内,兄弟俩连忙拾起—看,上面写道:“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兄弟俩恍然大悟,“勤”“俭”两字原来不能分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训以后,他俩将“勤俭持家”四个字贴在自家门上,提醒自己,告诫妻室儿女,身体力行,此后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勤就是劳动,就是奋斗,但只劳动奋斗而没有俭朴之风,容易斗进升出,最终入不敷出。勤是开源,俭是节流,开源节流,方可长久。
    这个道理,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是适用的。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2020年8月11日,新闻联播播报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强立法,强化监管,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所以,我想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的契机,跟同学们谈三点:

    01 简朴,来自危机意识
    我国虽然已经是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但我国实际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就拿粮食来说,我们要用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全世界22%以上的人口。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既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又绷紧粮食节约这根弦,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推动实现节用裕民、节俭兴国。
    这次疫情危机还没有完全过去,我国虽然在全球经济格局中复苏较早,但是很多产业很多行业也面临着生存发展的困难;到明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我们国家的脱贫攻坚任务还很重。我们要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并无多少优越的物质条件和丰厚的自然资源可以依赖。可走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要始终有着居安思危的危机意识,艰苦创业,尽可能地节约每一点有限的资源,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尽可能地节省每一份财力、物力,将之用到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用的地方;尽可能地用辛勤的汗水一点一滴滋润我们的国土。
    古语云,“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从这个意义上说,勤俭节约是我们这个民族最可珍贵的财富,最可依赖的资源,也是我们可以有信心摆脱贫困、走向富强的真正优势和可靠保证。

    02 简朴,更是人生态度
    俭朴不仅源自危机意识,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态度。
    首先,俭朴是一种修身立德的良好生活方式。
    我去辞海查了一下“俭”的本意。它是个形声字。从人,从佥( qiān),。“佥”意为“两边”、“两面”。“人”与“佥”联合起来表示“在人前人后都言行一致”。俭字的本义就是指在思想行为生活等方面对自己加以约束,不放纵。所以,我们对俭朴的理解,不仅包括财力物力的节约,更要上升到修身立德,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人生态度上来。
    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什么是高尚的人生态度?这是十分值得思考的。著名作家周国平线上说:“俭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我要说,俭朴不仅是一种素养、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方式。
    当居里夫人发明了镭,当她的家里摆满了奖牌与奖杯,当她荣耀一时的时候,她却走向了简朴,走向更高的精神追求。那简陋的书房,那客厅里仅仅两把椅子,俭朴的生活方式,也是最高的科学精神。居里夫人说:“我是科学的产儿,我为镭而生。”一切的浮华赞美,一切的荣誉富贵,在她眼里凝聚成两个字——俭朴。生活方式在居里夫人那里融化成永恒之光华。
    其次,俭朴是一种富有远见智慧的生命境界。
    俭朴的精髓是一种远见。俭朴能让人去除生活中多余的枝枝蔓蔓,回归生活的本真;既把日子过得五彩缤纷,又能摒弃过度的奢华,俭朴引导我们抵制低级趣味,不役于钱、不役于物,做一个自由而有尊严的人。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精力,能够聚焦人生目标。俭朴更是一种睿智。古人云:“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卧八尺。” 只有睿智的人,才能真正领悟“成由勤俭败由奢”、“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等古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生哲理。
    同学们,归根到底,俭朴“不只是个人吃饭、穿衣的等物质问题”,俭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境界,也体现对自然的尊重”。俭朴作为古老的生存智慧,它最有生命活力之处,就是能和一个现代观念——可持续发展相融合。大自然在本质上是节约的,人与自然和谐,我们的生活越简单。有位当代哲学家说:“我年纪越大,越看得出单纯的思想言行的庄严之美,越渴望用简化、自然、开朗的态度,去处理复杂的事物。”
    再次,新时代的俭朴包括理性的必要消费。
    各位同学,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俭朴的确是代表着高尚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但俭朴不是小气、吝惜。倡导俭朴,更不是鼓动大家都去过“苦行僧”的日子。过去,一提及俭朴,就想到“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清贫。其实,这是对俭朴的偏见和短视。
    今天,我们弘扬新时代的俭朴之风,本质上是反对不必要的铺张浪费,俭朴之风本身就包含合理的、必要的、量力而出的正常消费。我们就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了,我们还要奔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我们一定会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更美好的生活不排斥消费。
    在我们国家启动经济内循环的时代背景下,抑制消费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而适度的理性消费和可持续的绿色消费还是需要大力提倡的。

    03 简朴,需要自觉行动
    同学们,我之前讲了很多道理,这些道理大家应该会认同,因为这些道理绝对“说得通”。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很多“说得通”的道理,为何在日常生活中就难以自觉做到“口惠实至”?
    那么,养成节俭意识,弘扬俭朴之风的有效路径在哪?我以为:
    一是要靠内化于心的自觉。要真正意义上弘扬俭朴之风,我们全体复兴的师生就必须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觉悟,必须有“用之有度、取之有结”的自律。没有内化于心的自觉、自愿与自律,任何形式的活动,都可能流于形式,都难以跳出“一阵风”的俗套。
    二是要有外化于行的实践。我们复兴师生弘扬新时代的俭朴之风应该从小事做起,应该从身边做起。新学期我们首先就要在用餐上倡导节俭,开展光盘行动,我们各个班级可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个班级哪些同 学是节俭的标兵。接下来,不管在校内还是家里或者饭店里,复兴的师生都要合理点餐、打包剩菜、光盘行动,这些不是小家子气,而是公德的体现,生活理念的升级,铺张浪费的“溢出效应”会不断侵蚀社会资源,关乎着公众利益,因此节俭不是你愿不愿意的问题,是每个公民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从节约粮食开始到真正走向俭朴的生活方式,这既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传承,也是我们新时代复兴人的素养和道德的集中体现。
    让我们全体师生自觉行动起来,使弘扬俭朴之风在复兴高中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精神、一种时尚!
    谢谢大家!(作者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校长 陈永平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