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澜沧县各中小学及幼儿园立足劳动育人理念,围绕“劳动创造幸福”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通过知识普及、校内劳动、家庭实践等多维度路径,全面提升学生劳动素养。
理论润心,让劳动理念入脑更入心。各学校把课堂当阵地、把故事当教材,以理论引领厚植劳动情怀。澜沧县第三民族中学以“七彩劳动·匠心育人”为主题,借助视频讲述农民、医生、教师的平凡故事,引导学生体悟“伟大出自平凡,劳动最为光荣”;南岭乡中学组织“我家的劳动故事”分享活动,孩子们讲述父母在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辛勤工作,课堂里流淌着温情与敬意;竹塘乡中心小学推出“学劳模·树榜样”主题黑板报,学生用一幅幅图文和一段段真情讲述,将榜样力量转化为奋进动力。
实践赋能,让双手成为最好的课堂。从校园到社区,从菜园到果林,澜沧县的孩子们在“做中学、学中做”中锤炼技能、磨砺意志。澜沧县第二中学学生走进劳动基地,亲手种菜、扫街、清洁厕所,在脏与累中感悟劳动尊严;第三民族中学的果园和茶园课程火热展开,学生们采摘茶叶、体验炒茶工艺,从“鲜叶到成茶”的全过程中,读懂匠心传承的深意;东回镇中心小学开展“美化校园我先行”活动,校长带头、师生协作,扛锄头、抬树苗,大家一起打造绿色家园,劳动的汗水也汇聚成团队的力量。
特色拓展,让劳动教育“动”起来“活”起来。各校立足学段差异,因材施教、精准滴灌,让劳动真正融入生活、服务成长。特殊教育学校围绕“洗涤篇”“美食篇”开展实践课,学生学会清洗衣物、制作简餐,提升生活自理能力,“开心农场”则成为孩子们心灵疗愈的乐园;幼儿园小朋友在“我是小小劳动者”活动中,用画笔描绘快递员、医生、清洁工的形象,摆放餐具、叠被子等“小任务”中培育“大责任”;金朗中学、拉巴乡中心小学等发起“家庭劳动小能手”行动,学生在家帮做家务、下地劳动,家长纷纷点赞:“孩子更懂得感恩、更有责任感了。”
从一节节特色班会到一项项亲身实践,从学校走向家庭,从理论走向生活,澜沧县正构建起“分层分类、协同推进、全面覆盖”的劳动教育体系。劳动,不再只是一次体验、一节课程,而成为培养责任感、树立正确价值观、打通家校育人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