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以“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以“校园餐”为切入点,通过强化监管、创新管理、引入公益项目等多重举措,将学生餐食从“温饱需求”升级为“幸福体验”,为师生打造安全、健康、温暖的饮食环境,书写了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化州答卷”。
严监管,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始终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民生工程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实现后厨操作实时直播,将食品安全监管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新增关键环节视频监控点46个,实现省级平台数据实时对接。今年以来常态化开展“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巡查,发现问题58个,整改问题58个,处置率100%;针对学校食堂、校园周边食品经营单位等主体,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主体责任落实、食材采购、加工流程、贮存条件等环节,共检查主体963家,其中学校幼儿园食堂451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93份。
强整治,打造幸福校园餐。为确保广大师生复学复课后的饮食健康安全,今年以来,结合春季开学关键节点,针对校园餐组织开展为期1个月的专项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各镇(街道)市场监督管理所参照广东省食品安全排查指引,对全市451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实施全覆盖检查,指导学校完成库存食材清理、环境消杀及设备维护等开学前自查整改工作。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97项,主要包括索证索票不全、留样不规范、三防设施不到位等,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立案12宗,共计罚没46260元。
重教育,从“吃得安全”到“吃得科学”。全市各学校不仅关注食品安全,更注重营养健康与饮食文化的融合:多层次组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通过主题班会、讲座、互动游戏等形式,覆盖师生近30万人次,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结合本地特色,将化州糖水、香油鸡等传统美食元素融入食堂菜单,既满足味蕾需求,又传承地方饮食文化。
长效化,构建全链条治理体系。全面推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落实陪餐制度,要求学校每日开展“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并签订责任书,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各学校建立健全整改制度,实施校园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强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关注敏感舆情,注重发现问题短板,及时防范化解风险,打通监管盲区、堵点;全面发动家长、乡贤参与监督,通过“校园餐开放日”等活动增强透明度,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发力的治理格局。
来源:化州市“百千万工程”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