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上海闵行:中小学劳动教育风采抢先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5-06  来源:闵行区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
核心提示:闵行区教育局将于5月下旬组织开展闵行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与劳动作品展示活动,区内各中小学深耕劳动教育沃土:从“校园责任田”到“非遗工匠坊”,从智慧科创劳动到家校社协同实践,孩子们在出力流汗中磨砺心智,在动手实践中成长提高。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新时代劳动教育,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支持的劳动教育工作格局,营造全社会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闵行区教育局将于5月下旬组织开展闵行区首届中小学劳动技能与劳动作品展示活动,区内各中小学深耕劳动教育沃土:从“校园责任田”到“非遗工匠坊”,从智慧科创劳动到家校社协同实践,孩子们在出力流汗中磨砺心智,在动手实践中成长提高,进一步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新风尚,唱响“我是未来劳动者”的时代强音,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让我们一起看看各校劳动教育风采!
    虹桥小学
    虹桥小学的劳动实践活动选取了十个非遗技艺,学生在动手体验的过程中,感悟非遗文化之美。在剪纸、中国结、雕版印刷、造纸四大课堂,孩子们手脑并用,剪刀、勺子、棕刷等工具在孩子们的指尖飞舞,一张张喜庆的剪纸窗花跃然纸上;一幅幅精美的印刷作品逐渐显现:一根根红绳编织成寓意吉祥的中国结。扎染、造纸术、麦秆画和竹编的活动现场,充满了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扎染的布料在孩子们手中一缠一绕,浸染上色,呈现出独特的美感;麦秆画、竹编则让大家惊叹于植物的柔韧性和编织技巧,竹条纵横,制作出精巧的饰品,民间手艺的魅力油然而生。
    航华一小
    航华第一小学的五年级同学前往上海市农科院(庄行)体验农民伯伯的一天。在专业农科院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展开水稻田间性状调查、割稻、扎稻草人、编稻绳活动,同学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感受到了农耕文化的古老智慧和魅力。
    北桥小学
    北桥小学提出“新劳动教育”的概念,强调育人重点从“劳”到“动”的转变,育人途径多元。实践中,北桥小学构建以“三级课程”为核心的劳动教育综合体系——以劳动认知为核心的基础课程、以劳动体验为核心的拓展课程以及以劳动感悟为核心的综合活动,还探索结合多学科、利用特色项目、融入仪式活动等综合活动。未来将依托创新实验室,AI赋能,不断开拓劳动教育的更多可能,顺应时代需求。
    上师三附小南校
    上师三附小南校通过校内智慧农场,开展以“玉米·麦子”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不仅引导学生在校内体验除草、施肥及收获的劳动乐趣,更将劳动体验延伸至校外,让学生亲身体验田间劳作,培养劳动技能。此外,学校还借助寒暑假、“学雷锋日”、“劳动节”、“植树节”等节日契机,组织学生在家、校、社等多场域提升劳动技能,进一步提升劳动素养。
    交大闵实
    交大闵实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展社会实践劳动周主题特色活动。中学部学生前往佘山天文馆学习知识,参与军训,磨炼意志,野炊做饭技能学习;小学部学生走进农学基地,采摘果实,体验丰收喜悦,在交大教授指导下做实验。通过小初高三学段的一贯制系列活动开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质。
    莘庄镇小
    莘庄镇小学创新劳动教育内容,构建劳动教育共育课程。开发“学军成长营”劳动课程,走进军营学习劳动技能、设置成长营劳动小岗位活动、形成家庭亲子劳动大比拼机制。依托“果香校园”优势,以“岗位服务”为抓手,开设“果香校园+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在养护校园果树的过程中,为学生创建服务实践岗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形成爱校护绿的集体劳动。
    浦江一中
    浦江一中重视劳动教育,构建特色实践体系。六年级学生走进劳动基地,参与农事劳作,体验耕耘收获;七年级开辟校内小菜园,种植时蔬,感受劳动乐趣与食物来之不易;八年级则在班级种植盆栽向日葵,观察生长,培养耐心与责任感。各年级活动丰富,让学生在实践中树立劳动观念,提升综合素养。
    田外初中
    田外初中积极开展“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劳动教育模式,全方位培育学生劳动素养。在家,鼓励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培养自理能力,增进代际情感交流;在校,开展农业劳动实践,划分包干区,让学生在实践中磨砺技能、增强责任感;在社区,组织公益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厚植公益情怀。
    交大马桥实验
    交大马桥实验设立砺行圃小菜园,让学生体验种植蔬菜的全过程,感受劳动的苦与乐。初中生参与校园清洁志愿活动,学习承担清洁责任,提升团队合作和责任感。稻梦课程让学生亲历稻田工作,从育秧到收割,领悟粮食的珍贵,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德。六年级通过前往实践基地,培养劳动技术技能与职业素养,提升其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交大二附中
    交大二附中秉持“思源致远,创生卓越”的全面育人理念,将劳动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开设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课程,涵盖校园环境美化、非遗手工制作、创新制作等项目,同时积极拓展校外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此外,学校还注重引导学生开展居家劳动,如整理房间、烹饪美食、布艺缝制等,培养学生自理能力。通过校内外结合、家庭参与的劳动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感受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真谛,助力其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世外浦江
    世外浦江开展芳香植物劳动教育。开辟种植园,组织学生种植留香薄荷、艾草等,学习从脱盆到填土的完整种植流程。开设“芳香植物探秘”课程,让学生了解香料文化,掌握精油制作方法,亲手制作精油、手工肥皂,将劳动教育与知识学习、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与科学素养。
    文来中学
    文来中学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组织校园值周劳动,如清洁教室、维护校园绿化,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同时,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不同职业劳动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劳动能力与素养。通过课堂传授劳动知识,像家政、种植技术等课程,让学生掌握理论。依托校园绿地、食堂帮厨等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还设立劳动周,集中开展社区志愿服务,以评促学,用劳动素养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培育劳动能力与素养。
    颛桥中学
    颛桥中学多措并举培育学生劳动素养:1.开辟“梦之源”种植园,组织蔬菜种植、灌溉、采收等农事体验,强化劳动技能;2.开展节气食育课程,通过月饼、汤圆等传统美食制作传承劳动文化;3.推行"假期劳动创作业",鼓励手工创作培养创新劳动能力;4.建立社区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形成"农事体验-文化浸润-创意实践-公益服务"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启音学校
    启音学校已形成“阶梯式实践,融合式育人”的劳动教育特色,构建“基础技能——专项技能——综合应用”的课程链,如校内的启音小农场锻炼种植基础,茶艺课程强化精细操作,校外实践深化农事协作,逐级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学校将传统文化、生活教育等融入劳动场景并在劳动中鼓励特殊学生突破沟通障碍,建立自信、自强、自立的好品质。
    上师日新
    上师日新劳动教育以“寻找春天”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实践引导学生感知自然。在学校空中花园,学生化身“小农夫”,学习松土播种技巧,聆听农民伯伯讲解二十四节气与农耕智慧;走进田野亲手采摘水灵灵的生菜体验收获喜悦;课堂特别开设传统美食工坊,孩子们揉捏艾草面团,煎制清香软糯的草头饼,在舌尖品味春日的馈赠。活动将劳动技能、自然科学与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让萌娃们在躬耕实践中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
    上师三附中
    上师三附中以“劳动育人、五育融合”为理念,除了常规的值日、护校等,结合学校特色课程、活动,开展在开心农场播种、收获等生态劳动。还会结合传统节庆、纪念日等,进行志愿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等内容的技能学习,以及习惯养成,将劳动教育与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深度融合,将劳动教育与民俗文化习得、传承有机结合。资源整合方面,学校联动家庭、社区、企业三方力量,比如设置“今天我当班”、“今天我当值”等,既能体验职业,又能参与劳动的实践活动中,鼓励孩子们走出校园,走近家长,走入社会。
    诸翟学校
    诸翟学校创新开展“年级责任田”农耕劳动教育,按年级划分乐心农场责任田:低年级负责育苗移栽,中年级实施田间管理,高年级主导采收加工。学生通过翻土播种、施肥除虫等全流程实践掌握农耕技能,在“汗滴禾下土”中培育劳动品格,实现劳动育人目标。同步构建“责任田+技能课”双轨育人体系,开发二十四节气农耕课程,建立“种植日志-过程评价-成果展演”三维考评机制;开设小农夫、烹饪等课后服务课程,实施“劳动+”学科融合计划,将数学测量、科学观察融入田间实践;创新“成果义卖-公益捐赠”闭环机制,引导学生践行社会责任。通过系统化劳动实践,学生每学期掌握1-2项劳动技能,劳动参与率与素养提高显著,形成“做中学、学中悟”的劳动教育新生态。
    莘城学校
    莘城学校每个假期都会为每个年级段“量身定制”不同的劳动实践活动。今年寒假低年段的学生(1-3年级)开展了劳动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劳动实践活动。参与一项春节或元宵节传统劳动活动。开学后,结合区级劳动能手、实践巧手的评选活动,开展校劳动能手和实践巧手的选拔活动。
    康城学校
    康城学校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创新性的开展劳动教育。例如利用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在导游和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一起来到了嘉北郊野公园,体验劳作的充实。稻田里金黄一片,远远望去就像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同学们领取了手套、镰刀,准备割稻子啦!看着金灿灿的稻穗,大家左手抓稻,右手握镰刀,刀口向下斜,手起刀落,看着手里沉甸甸的稻穗,同学们兴奋不已,这是劳动的成果,是丰收的喜悦。
    协和双语
    协和双语开展了蔬菜种植劳动教育活动,栽种西瓜玉米及各种蔬菜,有水培有土栽。在蔬菜种植活动中,学生劳动能力显著提升,能熟练使用各种种植工具,完成翻土、播种、浇水、施肥、搭架子等环节,还学会调配营养液进行水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责任感、耐心毅力,面对困难不放弃。学生们精心照料蔬菜,珍惜劳动成果,收获了成长与喜悦。
    古美高中
    古美高中开展了“弘扬美德、传承文化、践行劳动”的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清洁、绿化养护、垃圾分类等劳动实践活动,划分责任区域,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参与家务劳动,并记录劳动心得,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感恩意识。走进社区开展服务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传递温暖和关爱。
    华师永德
    不负春光勤耕耘,劳动绘就好风景!春日里,华师永德家校携手,共同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在学校,各班开展了“丰收故事会”,分享劳动故事,了解祖辈们勤恳耕耘的生活趣事。在家庭,学生们与家长一起开展田间亲子游,一起体验劳作的欢乐。最后,学生们一起布置了一场“丰收创收展”,用丰富的艺术形式诠释了他们对丰收和劳动的深刻理解。
    万科双语
    万科双语构建“能力进阶式”劳动课程体系,分年级培养学生劳动技能:低年级开展植物种植、简单烹饪,启蒙观察力与基础技能;中年级进行面食制作、衣物清洁训练,夯实自理能力;高年级引入茶艺实践,融入传统文化。课程注重实操性、系统性和趣味性,通过递进式实践,全面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与素养,实现“会劳动-能劳动-善劳动”的育人目标。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