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 | 食品有意思 关于我们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等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8  来源:浙江省教育厅
核心提示:小学会物品整理、清洗、简单烹饪、种植和购物等,初中会理财、木工、电工和养殖等,大学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近日,浙江省教育厅印发《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同时下发中小学、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明确劳动教育为必修课,中小学劳动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院校不少于16学时,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各市、县(市、区)教育局,相关学校:

    现将《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浙江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行动方案》《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浙江省教育厅

2022年1月19日

浙江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指南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制定本指南。
    一、基本内涵
    (一)定义性质。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
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结合劳动新形态、产业新业态,有目的、有计划、项目化地组织不同学段的学生参加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公民素养,发挥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二)主要理念。
    1.聚焦劳动素养。劳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主旨,强化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将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
    2.立足亲身实践。适应新时代要求,把握劳动教育的根本特征,注重亲历劳动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注重守正创新。在充分发挥传统劳动、工艺项目育人功能的同时,紧跟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创新劳动教育内容、途径、和方式。倡导开展“线上线下”互动、夯实“互联网+”基础,增强劳动教育的时代性。
    4.坚持融合实施。坚持五育融合理念,推动劳动教育积极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学、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学生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二、主要目标和内容
    (一)总体目标。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培养要求,拓宽劳动视野,提高劳动素养,使其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锻炼形成具有良好的系统分析资源条件、科学合理选择方式方法的劳动思维。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劳动品质和珍惜劳动成果、杜绝浪费的消费习惯。
    (二)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
    1.日常生活劳动教育主要是立足个人生活事务处理和家务劳动,涉及到衣、食、住、用、行等,注重生活能力和良好卫生习惯培养,树立自理自立自强意识。
    2.生产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参加工农业生产,直接经历物质财富的创造过程,体验从简单劳动、原始劳动向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发展过程,学会使用工具并掌握相关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培育工匠精神,体认生产劳动价值和文化。
    3.服务性劳动教育主要是通过参加生活性、素质性、社会性服务劳动,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等活动,体验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性劳动,树立服务意识,形成社会服务的系统认知和职业认同,强化社会责任感。
    (三)学段内容要求。
    1.小学。
    低年级: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内容,注重培养劳动意识,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指导学生:
    (1)完成个人物品整理、清洗,进行简单的家庭清扫和垃圾分类等,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意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2)参与适当的班级集体劳动,主动维护教室内外环境卫生等,培养集体荣誉感;
    (3)体验简单生活用品的设计,进行简单手工制作,照顾身边的动植物,关爱生命,热爱自然。
    中高年级:以家庭劳动、农业种植、传统工艺与手工制作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培训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态度,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指导学生:
    (1)开展烹饪、收纳、常见家用器具使用、购物,参加校园保洁、绿化等;
    (2)初步体验种植、养殖的规划与实践,纸工、编织以及简单的木工和电子等项目的设计与制作;
    (3)适当参加社区环保等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体验图书馆管理等社会性服务劳动;
    (4)运用一定的设计思维来应对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尝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初步建立团队合作意识。
    2.初中。
    注重增加劳动技能,以家政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为主要内容,兼顾校内外劳动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指导学生:
    (1)承担一定的烹饪与营养、理财等家政劳动;
    (2)通过空间规划,开发创新产品,系统解决问题来美化生活;
    (3)选择木工、电子、金工等项目,初步经历规划、设计、制作的完整劳动过程;选择1~2项新技术,进行劳动体验与技术应用;
    (4)参与种植、养殖等生产活动,了解大棚种植、立体农业等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获得初步的职业体验,形成初步的生涯规划意识;
    (5)开展文化创意服务劳动,深入城乡社区、社会保障机构和公共场所,开展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经历信息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性劳动。
    3.普通高中。
    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和生产劳动,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培养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指导学生: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固化良好劳动习惯;
    (2)选择服务性岗位,经历真实的岗位工作过程,获得真切的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积极参加大型赛事、社区建设、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参加以科技应用和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型服务劳动,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持续开展社会性服务劳动,参与社区治理;
    (3)统筹劳动教育与通用技术课程相关内容,从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项目中,自主选择1~2项生产劳动,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提高创意物化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品质,增强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
    4.职业院校。
    重点结合专业特点,培养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提高职业劳动技能,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指导学生:
    (1)持续开展日常生活劳动,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劳动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
    (2)定期参与校内外公益服务性劳动,参与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共建,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培育社会公德,厚植爱国爱民情怀;
    (3)依托实习实训,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提升创意物化能力,积极参加学科与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等活动,培育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5.普通高等学校。
    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指导学生:
    (1)掌握通用劳动科学知识,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社会主义劳动关系,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
    (2)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自觉做好个人卫生和寝室环境卫生,独立处理个人生活事务,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义工、志愿者服务等,参加学务助理、教务助理、实验室管理、图书管理、校园环境维护等勤工俭学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
    (3)强化服务性劳动,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山区、海岛、边远地区计划”,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4)积极参加实习实训、专业服务和创新创业活动,重点聚焦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产业、新经济、新职业发展方向,关注“数字经济”引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高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强化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的意识,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有价值的物化劳动成果。
    三、方法路径
    (一)主要方式。
    围绕劳动教育目标和内容开展,重点把握3项教育方式。
    1.亲历实践。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以亲历劳动实践引领学习方式变革。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亲历情境、亲手操作,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展示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2.项目探索。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需要,选择和确定劳动项目,经历完整的劳动过程。项目探索包括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主的社会性项目和以产品设计和制作为主的科技类项目。强调规划设计意识,引导学生整体构思项目过程,不断优化行动方案。在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促进学生社会责任、合作交往、自我调节等社会性发展。
3.价值澄清。通过讲解、辩论、案例、故事、榜样进行价值澄清,明晰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并通过评价、交流、反思等方式,促进学生劳动价值观逐渐内化。
    (二)具体安排。
    将劳动教育纳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实践活动、劳动周等方式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1.普通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普通高中劳动课程,志愿服务安排2学分,与通用技术统筹安排2学分,综合实践活动、生涯发展规划统筹安排2学分。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劳动周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技能竞赛、成果展示、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举办劳模工匠宣讲、各行各业技能讲授展示等进校园活动。用好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志愿者日等节假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校园劳动文化。
    在劳动教育实施初级阶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分别独立设置,鼓励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较好基础的学校,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统筹实施。
    各地教育部门应围绕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推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必会项目清单,其中小学、初中生每学年必会项目1~2项,实行家校联动评价,做到人人过关。鼓励各地探索日常生活劳动引导项目清单。
    2.职业院校。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开设基础劳动实践课和“劳动+专业”融合等课程,开展个人生活劳动、家庭劳动、集体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实践和职业劳动实践。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深化“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实践,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平台,以“互联网+”等为抓手,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培育进取创新精神,提高劳动技能;推进行业劳动实践,聚焦国家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实施“西部志愿”“返乡扶贫”等创业计划,鼓励更多优秀学生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感受领悟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职业院校的时代风尚。
    3.普通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主要依托的课程,可在已有课程中设置劳动教育模块,也可专门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课程内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普及与学生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通用劳动科学知识,并经历必要的实践体验。劳动教育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合,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侧重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研学实践等。
    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展劳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特长,贴合农村基层实际需求,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强化劳动品质培养。在公共必修课中,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和变革过程中紧缺的新技术应用人才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新职业、新业态职业胜任力培养,使学生“明劳动之理”。
    四、组织实施
    (一)整体规划。学校是劳动教育的实施主体,应建立劳动教育实施方案。方案需明确目标内容、课时安排、主要实践活动、过程组织与指导及考核评价办法等。研究制定“学校学年(或学期)劳动教育计划”,特别是规划好劳动周等集体劳动。每学年中小学劳动周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公布;普通高等学校可以劳动月形式集中落实。劳动周可安排在学年内或寒暑假,以集体劳动为主,小学以校内及学校周边为主,小学高年级可适当安排部分校外劳动,中学、高等学校以校外为主并兼顾校内。      
    (二)健全组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各阶段目标任务和部门职责,建立全面实施劳动教育的长效机制。学校要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明确主管校领导,合理设置机构,明晰职责,负责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资源整合、师资培训、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提高运行效率。
    (三)协同推进。中小学校要推动建立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的协同实施机制。通过家长会、社区宣讲等途径,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明确责任,提高家长指导和督促孩子完成家庭、社区劳动任务的积极性;积极协调相关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建立学校牵头、行业参与、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通过建立劳模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设置荣誉教师、实务导师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劳动教育。
    (四)搭建平台。统筹职业院校、社会各方力量,合理运用优质企业资源,支持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共建共享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高中和大学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积极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大赛,探索开展区域性中小学生劳动竞赛。
    (五)防范风险。强化劳动安全意识,健全安全保障体系。把劳动安全教育与管理纳入组织实施内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度安排劳动强度、时长。制定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安全操作规范,并组织培训考核。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建立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特别关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隐患,采取得力措施,切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
    五、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分为学生劳动素养评价和学校劳动教育评价。
    (一)健全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学生劳动素养重点包括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思维、劳动品质等4个方面。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积极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开展平时表现评价、学期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
    (二)建立学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从学校劳动教育的定位和规划、内容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场所建设、实施质量情况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六、条件保障
    (一)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规划和配置劳动教育实践资源,丰富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劳动实践场所,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确认一批学农、学工实践基地、服务性劳动基地、职业体验实践基地,以满足区域学校校外劳动教育需要。
    学校应按规模配备劳动实践教室。合理规划劳动实践教室空间,满足学生进行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需要,配备劳动教育必修课和校内劳动所需设施设备,提供所需耗材,保证学生动手机会。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下,建设学校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服务周边学校,实现资源共享。
    (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育。
    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建立满足需求、专兼结合并具备理论讲授、训练带教、实践指导能力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普通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总量内按需要统筹安排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根据专业设置和实际需要配备劳动教育师资。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鼓励聘请当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劳动模范、企业技术精湛员工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设置荣誉教师岗、实践导师岗,多渠道配备兼职教师。
    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充分利用家长及当地人力资源,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发挥班主任、辅导员、教职员工作用,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双师型教师有关劳动教育的培训与指导。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劳动课教师全员培训。
    建立劳动教育教师激励机制。将教师履职情况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教育教学考核内容。建立符合劳动教育专任教师特点的考核体系,完善工作绩效评价标准、职称评定办法,劳动课教师在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专业发展等方面与其他专任教师享受同等待遇。
    (三)劳动教育专业力量支撑。
    鼓励和支持相关机构设立劳动教育研究项目。设立一批实验区和实验学校,开展跟踪研究、行动研究。举办劳动教育论坛,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各级教研机构应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加强对劳动教研的指导,并组织开展专题教研、区域教研、网络教研等,通过协同创新、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提高劳动教育整体实施水平。鼓励高等学校开展劳动教育教学研究。
    劳动教育的地方课程教材须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通用地方课程教材《劳动》在国家课程中实施;与劳动教育相关的专题教材,供中小学选用,在校本课程中实施。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可组织编写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读本。收集整理反映劳动先进人物事迹和精神的资料。组织研发展示劳动过程、劳动安全要求的数字资源。梳理遴选来自教学一线的典型案例和鲜活经验,形成分学段、分专题的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包,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使用。
    (四)劳动教育经费投入。
    各地要加强经费统筹,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有条件的地方要逐步提高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完善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实施、师资聘请等需要。多形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五)劳动教育督导与激励。
    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作为部门和学校主要负责人考核的依据。积极创建国家级劳动教育实验区,推动地方创建一批省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和基地。在各级教学成果奖励中,将劳动教育成果纳入评奖范围。

浙江省普通中小学劳动教育行动方案
 
    根据《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教育目标。通过劳动教育,使中小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必要的劳动能力、发展基本的劳动思维、塑造优秀的劳动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二)工作目标。整体规划并实施中小学劳动教育。“十四五”期间,认定公布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300家、省特色劳动实践教室300间,培育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引领地区10个、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特色学校300所,培养省中小学劳动教育骨干教师300名。探索建立以劳动素养培养为目标的课程完善、资源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五育融合的中小学劳动教育体系;积极构建以学校为主导、家庭为基础、社会全方位参与支持的贯通一体、开放协同的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反映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体现“浙江服务+浙江制造”模式下的劳动新形态,探索具有先行示范作用和浙江辨识度的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
    二、教育重点
    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项目化地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开展项目探索,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实现价值体认,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小学:重点是启蒙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让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劳动,主动分担家务,学会日常生活自理;适当参加校内外公益劳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验简单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制作,感知劳动乐趣,爱惜劳动成果。
    ——初中:重点是增加劳动技能、培育劳动品质。以家政学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为主要内容,兼顾校内外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筹划思维和初步设计能力,使学生初步养成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品质,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
    ——普通高中:重点是围绕丰富职业体验、涵养劳动情怀。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增强职业规划意识,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劳动情怀。
    三、实施路径
    (一)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
    1.推行日常生活劳动清单。各地教育部门应围绕衣、食、住、用、行等方面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推出中小学生日常生活劳动必会项目清单,其中小学、初中生每学年必会项目1-2项,实行家校联动评价,做到人人过关。鼓励各地探索日常生活劳动引导项目清单。各地要在2022年秋季开学前推出日常生活劳动清单。
    2.落实家庭劳动教育要求。引导家长言传身教,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学会1-2项生活技能;鼓励孩子利用节假日参加各种社会劳动,让孩子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
    3.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程。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全省中小学全面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总目标,以亲历实践、项目探索、价值澄清为主要学习特征,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与通用技术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等有关内容进行必要统筹。劳动教育必修课课时使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时,在劳动教育实施初期阶段,与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分别独立设置;鼓励综合实践活动基础较好的,且能较好把握课程本质的学校,探索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课统筹实施。普通高中劳动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2学分、与通用技术统筹安排2学分、综合实践活动和生涯发展规划统筹安排2学分。
    4.用好学校劳动教育教材。义务教育使用按《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编写、经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的劳动课程教材。普通高中落实好通用技术课程国家教材。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编制劳动教育实践手册。各学科有机渗透劳动教育。
    5.办好中小学劳动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确定并公布区域内每学年的中小学劳动周。劳动周可安排在学年内或寒暑假,以集体劳动为主,小学以校内及学校周边为主,中学兼顾校内外,以校外为主。劳动周可采用专题讲座、主题演讲、劳动项目实践、劳动成果展示、劳动技能竞赛等多形式进行,可与校外综合实践、研学实践等活动结合开展,不得以参观考察、探究学习等替代劳动教育。
    6.落实好校园内日常劳动。做好校内日常劳动的统一安排和指导工作。中小学生要不折不扣做好教室、寝室的值日值勤、清扫保洁、收纳整理等日常劳动,自觉参与校园场所卫生包干、绿化美化、垃圾分类等义务劳动和食堂、图书馆等的管理服务,让学生逐渐成为校园劳动的重要主体。
    7.推进劳模工匠进校园。各级教育部门会同当地总工会发挥劳模工匠在劳动教育中示范引领作用,将劳模工匠进校园纳入中小学校劳动教育体系。支持学校建立劳模工匠工作室,用好劳模工匠进校园服务库,举办劳模工匠宣讲、各行各业技能讲授展示等进校园活动。用好社会劳动教育资源,结合学雷锋纪念日、植树节、劳动节、丰收节、志愿者日、二十四节气等节日、纪念日开展劳动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强化劳动文化。
    (三)推进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
    8.组织学生参与生产劳动。学校利用劳动周等,组织中学生深入工厂、田间等劳动场所,参加力所能及的学工、学农生产劳动,让学生学会使用工具,掌握相关技术,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过程;深入高新企业、科研院所、技术与工程领域等,让学生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等;整合利用已有的校内外劳动教育场地和资源,打造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大课堂。 
    9.组织学生参与服务性劳动。学校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新型服务性劳动,参加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大型赛事等公益劳动和志愿服务,利用知识和技能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 
    四、支撑保障
    (一)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1.多样化建设劳动实践教室。省教育技术中心负责重点研制发布劳动综合实践、家政等通用性劳动实践教室及木工、金工、电子电工、建筑模型、传统工艺等劳动实践教室装备的“浙江标准”。完善学校建设标准,至2025年,普通中小学均配建劳动实践教室。鼓励各地建设流动的劳动实践教室,因校制宜利用校内及学校周边场所建设开放式的劳动实践教室,多途径为学生提供校内劳动实践场所。
    2.多形式开辟劳动实践基地。建立市县为主、政府统筹规划配置中小学校外劳动教育资源的机制。“十四五”期间,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认定公布综合类、职业体验类、学工学农类等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300家;各市、县(市、区)要分类公布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每个县(市、区)应建有综合性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3.配备劳动教育专兼职教师。普通中小学在教师编制总量内按需要统筹安排一定数量的专兼职教师。实施初期可依托劳动与技术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校聘请当地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劳动模范、企业技术精湛员工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师资交流共享机制;设置荣誉教师岗、实践导师岗,多渠道配备兼职教师。鼓励培养以劳动教育为专业发展方向的教师。
    4.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实施劳动教育课程教师专项培训和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青年教师和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内容。配备省、市、县三级劳动教育教研员,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日常教研制度。成立省教育学会劳动教育分会,在省教育厅教研室设立省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支持高校设立中小学劳动教育研究机构。在省教育科学规划、教研课题中设立劳动教育研究专项,鼓励各地设立劳动教育研究专项。
    (三)劳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
    5.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各地要加强经费统筹,支持劳动教育,推进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经费保障机制。学校按规定统筹安排公用经费等资金开展劳动教育,确保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实施、师资聘请等需要。多形式筹措资金,建设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
    6.健全劳动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小学劳动安全管控机制。建立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劳动教育风险分散机制,统一为中小学校购买校方责任险,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各学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场所设施的选择、岗位操作的规程、安全防护的知识等方面要规范并培训考核,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以安全、适度为原则,合理安排劳动任务、强度、时长,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明确各方责任,防患于未然。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
    7.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以学生掌握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为重点,通过平时表现评价、学期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客观记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项目达成情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成情况、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情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用好评价结果,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8.建立以展促育、以赛促劳示范机制。在中小学普遍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在高中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各地要积极探索开展区域性中小学生劳动竞赛。
    9.建立健全学校劳动教育评价机制。各地要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学校办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学校劳动教育评价应从学校劳动教育的定位和规划、内容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场所建设、实施质量保证等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将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到教育质量监测中,定期组织开展劳动素养调查,发挥监测结果的反馈改进功能。
    10.建立数字赋能劳动教育机制。充分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中小学劳动教育管理服务平台,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师资等资源管理和基于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精准化劳动素养评价。推进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经济、新工业等纳入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实践形式。

浙江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加强全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工作,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基本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具有职教特点、浙江特色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模式,提高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实效,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职业院校的时代风尚,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和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发挥重要作用。
    (二)教育内容。在系统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外,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新产业新业态,有目的、有计划、项目化地组织各专业学生参加以体力劳动为主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实践劳动,让学生身心参与、手脑并用、知行合一,开展项目探索,亲历劳动过程,在劳动实践中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实现劳动价值体认,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基本的专业从业素养。注重结合专业人才培养,依托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参与真实的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使学生增强职业认同和劳动自豪感,培育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严谨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工作举措
    (一)构建劳动教育教学体系。
    1.明确育人目标。将劳动教育纳入职业院校课程教学计划,职业院校开设劳动专题教育必修课,不少于16学时;主要围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组织、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方面设计。开设基础劳动实践课和“劳动+专业”融合等课程,开展个人生活劳动、家庭劳动、集体义务劳动、公益劳动实践和职业劳动实践。专业课在进行职业劳动知识技能教学的同时,注重培养“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吃苦耐劳、团结合作、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2.明确内容要求。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有机融合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与创新创业精神培养。依托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平台,以全省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等为平台,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育和提高劳动技能。
    3.明确实习实训教学体系。科学设置实习实训类课程,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学实践课程整合,制定专门的培养方案,明确培养内容、目标,从设计、实施到考评,全程注入劳动教育元素。根据专业教学标准、1+X证书要求、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发展趋势,及时更新实习实训教学内容。
    4.探索新形态劳动教育体系。结合产业新业态对劳动的新要求,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拓展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新场域,培养学生劳动新素养。积极开展与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的互联网新业态下的劳动教育,引导学生“线上线下”互动,开展创造性劳动。
    (二)创设劳动教育实践平台。
    1.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依托高新企业、科研院所、工业园区,为学生体验劳动实践新形态、新方式提供支持。加大职业院校与周边社区、其他层次类型学校在劳动教育工作协作。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公共功能,建设一批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争创一批国家级基地,满足职业院校实训、实习和开展创新性劳动实践的需求。
    2.建立劳动教育公共服务、公益实践平台。支持职业院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劳动体验站”,定期开展校内外公益服务劳动,参与文明校园、文明城市共建,探索公益服务与教学学习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参与劳动周活动,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集体劳动,选派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劳动实践,鼓励学生参与田间劳动、校园美化、校舍净化等活动,运用专业技能为社会、为他人提供相关公益服务。
    3.搭建劳动文化平台。坚持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理念,鼓励职业院校将劳动教育与“文明风采”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将劳动教育融入到“两美浙江”生动实践中。融合校园文化,制定劳动公约、学期劳动任务单,组织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和职业教育活动周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
   (三)健全劳动教育评价制度。
    1.明确评价标准。职业院校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会同实习和服务单位制订具体劳动考核方式和标准,客观评价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评价内容应包括学生对劳动教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知;自主开展的知识竞赛、主题辩论、企业调研等质性评价;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比赛、相关评优评先获得的成绩和荣誉等。
    2.重视过程评价。以学生掌握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为重点,通过平时表现评价、学期评价、学段综合评价,客观记录学生日常生活劳动清单项目达成情况、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完成情况、参与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情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职业院校应在招生自主测试环节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评价。
    3.建立素养监测机制。建立劳动素养监测制度,职业院校要定期组织开展关于学生劳动素养状况调查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注重学生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和品质等的监测,发挥监测结果的示范引导、反馈改进等功能。倡导建立推动劳动小时数、志愿者星级认证,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
    三、加强保障
    (一)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院校要根据专业设置和实际需要,加强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配备,充实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鼓励职业院校建立劳动课教师特聘制度,聘请当地劳动模范、企业师傅等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多渠道配备兼职教师。探索中职学校与普通中小学师资交流共享机制。发挥班主任、辅导员、教职员工作用,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二)加强工作机制建设。落实劳动教育经费,职业院校要将劳动教育相关的活动列入年度经费预算支持范畴,保障劳动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实施、场所建设、教师培训需要。健全劳动安全管控机制,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制定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加强数字赋能劳动教育,充分应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化劳动教育基地、课程、师资等资源管理和基于数据的过程性、发展性、精准化劳动素养评价。推进信息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互联网经济、新工业等纳入劳动教育内容,创新劳动实践形式。建立以展促育、以赛促劳示范机制,在职业院校普遍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活动,大力推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大赛。
    (三)加强多元主体的全方位联系。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区和企业四位一体、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完善家访制度,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增强家庭的劳动教育育人功能。鼓励职业院校建立与家长互动的学生劳动教育电子档案,便于家长了解孩子情况,供以后选择专业和职业参考。联系一批企业和相关社区,作为学生实训实习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基地,选聘行业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辅导员。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强化组织领导作用。职业院校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领导,明确责任,加强统筹,确保劳动教育的组织开展。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配齐劳动教育必修课教师,保证专任教师的相对稳定性。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利用共青团、党支部及学生社团等各方面的力量,合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二)完善督导评估激励机制。各地要把劳动教育纳入相关评价和考核内容,把劳动教育实施情况作为衡量区域和学校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对学校劳动教育开课率、学生劳动实践组织的有序性,教学指导的针对性,保障措施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考核并加强指导。
    (三)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校要及时总结劳动教育经验和成果,培育一批具有劳动教育精品案例。要注重选树职业院校毕业生优秀代表和先进典型,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充分运用融媒体的优势,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以“接地气”的方式讲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故事,进一步形成支持鼓励学生热爱劳动、实践成才、贡献社会的良好氛围。

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劳动教育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推进普通本科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构建普通高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着力构建具有时代性、思想性、社会性、实践性的本科高校劳动教育体系。通过劳动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体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具备满足美好生活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5年内,培育一批劳动教育一流课程,立项一批劳动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设立一批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遴选一批劳动教育典型案例,选树一批劳动教育基层教学组织和劳动教育典型校,加强示范引领,激发创新创造,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
    二、重点工作
    高校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和学科专业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优化劳动教育途径,坚持劳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劳动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等,组织开展“劳动+”六项行动。
    (一)“劳动+”课堂创新行动。
    高校要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等开设实践体验性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
    强化在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创新创业课程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结合学科、专业与课程特点,多样化体现劳动教育内容,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确保劳动教育全方位融入。公共必修课要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劳动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教育。专业类课程主要与服务课堂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相结合开展各类劳动实践,注重分析相关劳动形态发展趋势,强化劳动品质培养。
    (二)“劳动+”社会实践行动。
    高校结合各自教学安排,每学年设立劳动周(也可安排劳动月,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统筹校内外劳动实践,以集体劳动为主,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分专业、分时段实施。各校根据需要编写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
    积极开展公益志愿劳动。结合乡村振兴、健康浙江、美丽浙江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新需求,组织学生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益活动、志愿劳动和社会服务等,各校可根据自身办学优势,创新公益劳动形式,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推进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开放共享,加强原有的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平台的升级改造,利用各校已有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各类型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在农场、林场、草场、渔场和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中择优遴选建设一批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平台的多样化。
    (三)“劳动+”创新创业行动。
    高校的劳动教育要突出创新创业,注重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依托高校创业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等,加强高等学校与行业骨干企业、高新企业、中小微企业紧密协同,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劳动锻炼要求,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提高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积极开展“互联网+”、乡村振兴创意等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创业就业,鼓励学生面向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强化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强化中国精神、浙江精神育人,夯实创新创业人才的思想根基和综合能力。
    (四)“劳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行动。
    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采取多种措施,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有条件的师范院校结合专业发展规划,可开设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开展全员培训,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的自觉性,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动教育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分类完善评价标准。高校要将教师指导学生劳动实践计入教学工作量,并纳入教师评优评先和相关评价激励。
    (五)“劳动+”生活技能培育行动。
    高校要积极开展“文明寝室”建设,统筹安排学生校内外勤工俭学活动,通过制定劳动公约、每日劳动常规、学期劳动任务单等,培养学生的日常劳动习惯。要创造条件开设金工、木工、陶艺、厨艺、插花艺术、刺绣等特色劳动实践课程,结合非遗传承和民间工艺保护,提升学生的生活技能,增强学生对劳动艰辛和快乐的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培育活动。
    (六)“劳动+”校园文化建设行动。
    学校要将劳动习惯、劳动品质的养成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采取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等组织形式,结合植树节、学雷锋纪念日、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志愿者日等,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教育活动,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特别是身边的普通劳动者事迹,让师生在校园里近距离接触劳动模范,聆听劳模故事,观摩精湛技艺,感受并领悟艰苦创业、勤勉敬业的劳动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责任,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建立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保证劳动教育的课时数,开齐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方齐抓共管、协同实施的机制。省教育厅将成立浙江省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全省高校劳动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研究和指导。
    (二)强化督导考核。
    各校要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完善督导办法,建立对院(系)劳动教育的考核制度。省教育厅从2022年起将劳动教育工作纳入高校校(院)长年度本科教育述职测评和教学评估工作,重点报告和评价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举措和开展的成效。
    (三)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
    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将劳动素养评价纳入各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依据,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和毕业的重要指标。
    (四)健全经费投入机制。
    各校要统筹省(市)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耗材补充机制。
    (五)强化安全保障。
    各校要加强对师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强化劳动风险意识,建立健全安全教育与管理并重的劳动安全保障体系。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鼓励购买劳动教育相关保险,保障劳动教育正常开展。
    (六)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劳动教育科学研究,宣传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注重挖掘典型人物和事迹,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不劳而获、贪图享乐、崇尚暴富的错误观念,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劳动教育的良好氛围。

 
 

声明:

  • 1.凡本网所有原始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食育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食育网”
  • 2.凡本网“来源”处标记“×××××(非食育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为传递更多信息。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联系方式:电话  18500193189(同微信);QQ  3112742182
 

食育网,作为行业信息交流和推广传播平台,旨在通过汇总行业信息,举办行业活动等,呈现中国食育发展动态。
电话:010-68869850  QQ:3112742182
邮箱:lss@foodmate.net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外亮甲店1号恩济西园

  • 食育网公众号

  • 食育网视频号

  • 刘老师 18500193189
    (微信同号)
  •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28号